2024 年南京周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透過重振絲綢之路遺產深化文明交流與互學

(SeaPRwire) –   中國南京,2024年12月6日 — 在巴黎羅浮宮舉辦以「錦繡相連」為主題的藝術展覽之後,「2024南京周」活動於一個月後重返法國。12月4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的「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主題展覽:建築、遺蹟與城市規劃」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正式開幕。

.

此次展覽主要展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旗艦項目「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主題展覽」最新出版物的重點章節,重點是題為「建築、遺蹟與城市化」的卷冊。展覽透過絲綢之路沿線的建築、遺蹟、城市設計和建設,以圖像和文字的方式展現幾個世紀以來沿線不同文明之間的文化和技術交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社會和人文科學助理總幹事Gabriela Ramos在致辭中表示:「多年來,我們一直與南京市合作。我們今天做出的主要貢獻是,我們正在編纂《絲綢之路》出版物,展現絲綢之路沿線交流的魅力。它提醒我們,我們是一個人類大家庭,我們可以共同努力,正是基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促進跨文化對話的這一使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城市設計與保護研究講座教授、主題展覽協調員兼聯合編輯Michael Turner強調,在文化融合和合作交流成為全球趨勢的當今時代,重新詮釋不同文明之間的聯繫,賦予絲綢之路沿線的建築遺產和城市發展新的意義,是當務之急。

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曉燕在開幕致辭中表示:「遺產保護和國際合作是東西方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2022年,南京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主題展覽:建築、遺蹟與城市規劃」開展合作。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築和遺蹟領域專家聯手追溯絲綢之路沿線建築交流的歷史和地理印記。目前,南京正在繼續實施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推進明清城牆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工作。南京在擴大城市國際文化影響力的同時,也提升了遺產保護意識,有效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和諧共處與相互理解。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樞紐城市,南京在展覽中展現了其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古代與現代並存的獨特作用。作為中國唯一位於長江以南的古都,南京依江傍海,擁有獨特的海洋文化。它繼承了秦漢時期的海洋絲綢之路,其與東亞和東南亞的海洋聯繫也從零星活動發展成為持續穩定的關係。如今,南京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緊密合作,通過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絲綢之路沿線創意與遺產國際青年論壇、長江文化論壇等活動,為全球挑戰貢獻中國方案,為和平與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開幕當天,來自國際組織、專家、學者和智庫代表等訪問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展覽。「這個展覽非常有趣!以前我對絲綢之路只有大致的了解,今天我了解更多了。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一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職員說道。

來源:2024南京周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聯繫方式(僅限媒體):聯繫人:沈女士,電話:86-10-6307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