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CGTN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與鄰國合作的成就與展望的文章。文章介紹了中國為與鄰國建設命運共同體所做的努力,強調中國如何本著睦鄰友好、真誠相待、互利共贏、包容合作的原則,營造睦鄰友好、安全穩定、發展繁榮的周邊環境。
北京,2025年4月10日 — 在中國西南雲南省的繁華都市昆明,一列滿載泰國新鮮水果(榴槤、紅毛丹和芒果)的火車順利駛出,開始了一段將在廣闊的中國市場分銷水果的旅程。 這次運輸不僅僅是貨物的運輸,更是中老鐵路日益重要的證明。
通過將中國與老撾、泰國和其他東盟國家連接起來,該鐵路已成為區域貿易的橋樑,顯著促進了跨境商業。截至去年年底,自2021年12月3日啟動以來,該鐵路的貨物總吞吐量已超過5000萬噸,其中包括1158萬噸跨境貨物。
這條鐵路生動地展現了中國睦鄰友好、真誠相待、互利共贏、包容合作的長期原則,以及中國對睦鄰友好關係的促進。
在週二和週三於北京舉行的中央周邊工作座談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重申了中國與鄰國建設命運共同體的承諾。
會後發表的一份聲明強調,中國將周邊視為國家發展和繁榮的重要基礎,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陣線以及國家整體外交的優先領域。
睦鄰友好、安全穩定、發展繁榮
會議強調,中國將繼續致力於本著睦鄰友好、真誠相待、互利共贏、包容合作的原則,營造睦鄰友好、安全穩定、發展繁榮的周邊環境。習近平主席於2013年提出這一理念,以促進中國的周邊外交。
中國國家主席在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進一步闡述了這一思想,稱中國將與鄰國發展友誼和夥伴關係,建設睦鄰友好、和平繁榮的周邊環境,加強互利合作和互聯互通。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周方銀表示,在全球動盪的背景下,中國周邊外交的一貫性和穩定性已成為該地區確定性的突出因素。
中國外交部表示,過去十年,中國與28個鄰國和東南亞國家聯盟建立了多樣化和實質性的夥伴關係、合作關係和互利戰略關係。
因此,中國通過談判解決了與12個陸地鄰國的歷史邊界問題,並與9個鄰國簽署了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關鍵階段
會議指出,中國與鄰國的關係目前處於現代以來的最佳時期,也正進入區域動態和全球轉型深度交織的關鍵階段。
會議呼籲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協調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
中方表示,願與鄰國一道,鞏固戰略互信,支持地區國家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妥善管控分歧。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劉卿指出,世界進入動盪變革的新時期,中國的國內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與周邊環境交織在一起。
劉卿補充說,通過與鄰國建設命運共同體,中國正在加強與鄰國的經濟、文化和生態融合與合作,這符合時代潮流。
中國已與17個鄰國就建設命運共同體達成共識,與25個鄰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努力將「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和歐亞經濟聯盟的合作計劃協同起來,並且仍然是18個鄰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CONTACT: Contact: CGTN Email: cgtn@cgt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