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表示,連接愛沙尼亞的海底電纜「受損」

波羅的海海底電纜或管道第二次在本月受損

連接瑞典和愛沙尼亞在波羅的海海底的一條電信海底電纜已經「受損」,瑞典民防部長周二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這是該地區在過去一個月內第二次發生此類事件。

「我們目前無法評估造成此次損壞的原因,」哥德堡政府部長卡爾-奧斯卡·博林告訴記者,並補充說這不是「完全中斷,但部分損壞了電纜」,電纜仍在運行。瑞典部長表示,對電纜造成的損壞發生在國家領海和專屬經濟區以外。

博林解釋說,這次損壞似乎發生在10月8日波羅的海連接器天然氣管道和愛沙尼亞與芬蘭之間的電信海底電纜受損的同一時間。北約(芬蘭今年加入的以美國為首的軍事聯盟)已經承諾將採取「團結和果斷的回應」,如果調查確定破壞者是兇手。

芬蘭表示,無法排除「國家行為者」可能是10月8日事件背後的元兇,並正在審查當時受懷疑攻擊時期的船舶交通情況。

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森上周警告,海底「麵條般」的電纜、線路和基礎設施可能面臨潛在的脆弱性,它們連接國家,傳輸數據和供應能源。「對數據交通來說,這是絕對重要的,所以今天的脆弱性遠遠大於過去,」他說。

瑞典海軍司令埃瓦-安-索菲·斯科格·哈斯倫上校周二表示,在該地區充分監控水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挑戰。「我們的挑戰在於監控這片海域,」她說。「水下發生的一切都可以否認。」

去年9月,從俄羅斯向德國供應天然氣和石油的北溪管道發生破裂,這被廣泛認為是蓄意破壞。目前尚未確定肇事者。

美國獲獎記者西摩·赫許(Seymour Hersh)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篇報導中聲稱,美國在與挪威政府合作下執行了一項秘密的中央情報局行動,破壞了這些管道。華盛頓強烈否認這些指控。

一種競爭性理論報導稱,一支烏克蘭特種部隊乘坐租用遊艇將爆炸物運送到爆炸現場,但中央情報局告訴烏克蘭人取消這項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