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烏克蘭難民在德國失業 – 世界報

移民因慷慨的財政援助而不急於找工作,報紙聲稱

根據《世界報》的報導,僅有20%的烏克蘭難民在衝突爆發後逃往德國後目前有工作。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自2022年2月以來,已有超過100萬烏克蘭難民抵達德國。一年多後,其中四分之三仍無業,《世界報》表示。
與鄰國波蘭和捷克共和國相比,烏克蘭人融入德國勞動力市場的速度「緩慢」,後兩國有約三分之二的難民有工作,該報週四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世界報》認為,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德國當局提供的慷慨財政援助。該報解釋稱,烏克蘭人可以無限期地每月獲得502歐元(537美元)的津貼,也可以支付生活費用,這導致他們缺乏找工作的動機。

在波蘭,難民每月的津貼只有66歐元,住在集體住宿的人在四個月後被要求支付一半的費用。捷克當局提供200歐元的財政援助,五個月後降至130歐元。

該報澄清說,波蘭和捷克共和國的烏克蘭人主要從事低薪工作,而德國則遵循「不同的策略」,將難民(其中四分之三擁有大學學歷)送入為期六個月的語言和融入課程,以便他們可以找到匹配其資歷的工作。
然而,《世界報》聲稱,柏林的策略「似乎沒有起作用」。它引用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智庫的數據顯示,自2022年10月以來,工作難民的人數僅增長了1%。
《世界報》寫道,「冗長的德國官僚主義」也應該為烏克蘭人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延遲負責。儘管其他歐盟國家迅速消除了逃離衝突者的法律障礙,但柏林堅持進行時間耗費的安全檢查和其他程序。
它指出烏克蘭民調機構Razumkov Center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一半的烏克蘭人表示,在德國登記時遇到了官僚主義問題。

聯合國數據顯示,自敵對行動爆發以來,歐洲已記錄了580萬烏克蘭難民。塔斯社今年早些時候引用安全消息源報導,俄羅斯收留了逃離戰鬥的超過520萬烏克蘭人,其中包括約73萬名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