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藍碳模式」亮相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展示深圳對全球氣候治理和永續發展的貢獻 “`

(SeaPRwire) –   中國深圳,2025年11月18日 — 巴西當地時間11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30屆締約方大會(COP30)在貝倫開幕。會議期間,在International Mangrove Center和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指導下,ICLEI-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舉辦了以深圳為主題的專場活動「藍碳助力綠色未來,紅樹林共享繁榮」。該活動在貝倫市區公園COP30城市館舉行,透過經驗分享、成果發布和與國際社會的對話交流,展示了深圳在藍碳領域的創新實踐和合作願景。

「藍碳深圳模式」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亮相,展示深圳對全球氣候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深圳藍碳實踐走向世界

為更廣泛的採用提供可複製和可擴展模式

紅樹林是國際公認的三大沿海藍碳生態系統之一。近年來,深圳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紅樹林+」倡議,積極探索紅樹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機制。

2023年9月,深圳完成了中國首宗紅樹林保護碳匯拍賣,成交價相當於每噸68美元——創下當時中國碳匯市場單位價格的最高紀錄。這一里程碑將紅樹林的碳匯價值轉化為切實的經濟效益,實現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正向雙向轉化。自去年以來,深圳的藍碳模式已推廣至廣東恩平、台山市,為藍碳發展的跨區域合作開闢了新路徑。

作為深圳藍碳實踐的關鍵參與者,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Resource and Real Estate Assessment, Shenzhen全面介紹了深圳在紅樹林碳匯方法學開發、價值評估、交易組織和情景應用方面的全流程機制和經驗。該機構還發布了《紅樹林保護碳匯項目方法學》英文版,為全球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項目中的碳匯評估提供統一和標準化的基礎,從而支持紅樹林碳匯的項目開發和國際貿易。

探索多邊藍碳合作平台,推進全球協作與技術共享

在特別對話環節,來自中國深圳、巴西塞爾希培州和尼泰羅伊市以及國際組織的代表和專家,就藍碳發展的跨區域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與會者強調,深圳的創新實踐向世界證明,經濟增長和生態保護可以相互促進,而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可以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ICLEI秘書長Gino Van Begin先生表示:「深圳在紅樹林保護和碳匯交易方面的開創性實踐,代表了具有全球意義的傑出探索。這一創新模式應作為『深圳智慧』在國際上推廣,為全球沿海城市紅樹林碳匯項目的開發和交易提供支持。」

活動上,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Resource and Real Estate Assessment, Shenzhen與ICLEI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進一步加強藍碳研究方面的合作。

深圳專場活動突顯了該市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推進藍碳交易方面的積極努力,有效提高了國際社會對紅樹林及其他藍碳生態系統價值的認識。深圳還將 leveraging the global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Mangrove Center,深入實施「紅樹林+」倡議,全面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全球氣候治理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深圳智慧」。

公司:International Mangrove Center

聯絡人:XU Pengcheng

電郵:secretariat@imc.int

網站:https://www.imc.int

電話:0086-755-88379865

城市:深圳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