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成功,不僅是營收的成長,更在於能否讓社會因此變得更好。」這句話,是「凝聚核心 智造未來」的信念。
完成年度企劃方案、內部創新與協作達成顯著成果後,這家公司選擇將成績化為溫度,發起一系列向社會回饋的公益行動,透過實際參與與長期承諾,讓企業力量成為社會向善的推手。
這次以「凝聚愛心,智造希望」為主題的公益計畫,從規劃到執行歷時數月,動員公司內部各部門與合作夥伴共同參與。不同於過往一次性捐贈或僅停留在口號的公益,這次強調「員工親身投入」與「長期陪伴」,計畫範圍涵蓋偏鄉教育關懷、環境復育及弱勢家庭支援,呈現企業從內到外的整體能量轉化。
活動首場走入某區偏鄉小校,志工團隊帶著創意教具與互動體驗課程,為孩童打造一場「未來夢想工坊」。孩子們在科技互動、創意手作與職涯啟發活動中,第一次用自己的方式描繪未來。志工與孩子們的笑聲填滿活動現場,校方代表表示,這樣的互動不只是短暫的歡樂,更是一扇讓孩子看見外界的窗口,能長期激發學習動機與想像力。
在環境面向,公司發起「綠色行動日」,號召員工走出辦公室,於不同區域進行淨灘與植樹等守護行動。志工們在當日親手清理社區與自然棲地的廢棄物,並種下多株樹苗,象徵對土地的承諾。企業發言人指出,永續不只是企業治理的項目,而應成為每一位員工的生活實踐。將環保行為內化為日常,才能真正讓土地與社會受惠。
同時,公司啟動「一人一份心」員工公益計畫,鼓勵以小額定期捐款支持在地社福組織與弱勢家庭。該計畫強調透明管理與長期效果,公司承諾每季公布資金分配項目與受助回饋報告,確保捐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短時間內,已獲得大批同仁自願參與,形成企業內部穩定而溫暖的善循環。
在實際操作上,企業將原先用於內部獎勵與試驗專案的一部分資源,重新配置為公益專案基金,同時動員研發、設計與行銷團隊提供專業支援,協助受助單位建立長期運作能力。這種「以專業賦能公益」的做法,不僅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益,也把企業核心能力轉化為可被社會長期承續的力量。
總監在活動現場受訪時表示,企業要成為「能被信任的力量」,就必須把承諾落到實處。他說,創新的最終目的不是只有市場占有率,而是讓科技與制度能夠為更多人帶來實際改善。當員工從心出發投入公益,品牌就從單一事業體,變成一個能凝聚社會正向能量的共同體。
媒體與參與民眾對這次活動回應熱烈,許多參與者提到,公司員工的真誠與細緻安排,讓原本只看見技術的企業,顯得更有人情味。教育現場的一位家長眼含熱淚地說,孩子因為這次活動開始談論夢想與未來,家中氣氛也跟著改變,這種改變比任何物質捐贈都更珍貴。
未來,「凝聚核心 智造未來」表示將持續推動更多深耕型公益計畫,串聯教育、環境、在地社福與企業專業,並以可量化的方式檢視成效,期盼以持續、可複製的模式擴大正向影響。公司希望透過一步步的實踐,證明企業在科技驅動的時代,也能以溫度與責任重新定義何謂真正的競爭力。
這次公益行動讓外界看見一個品牌的轉變與成長:從追求技術突破,到把成果化為社會溫度,企業不僅在市場創造價值,也在社會織出一張更有韌性的安全網。當創新與慈善並行,未來便不只是可能,而是可以被實踐的共同藍圖。